01
专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文化宣传部门、文体局等事业单位,国内各大表演团体及影视剧组、文化娱乐传播公司、广播电视局、部队文工团、电影电视制作单位、演艺市场、文化艺术机构,幼儿、中小学及中高等院校、文化宫、群艺馆等,从事艺术组织管理、戏剧与影视表演、舞蹈表演、编导与策划以及表演、台词、舞蹈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02
师资亮点
表演专业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校的自有教师以及一些具有行业背景的兼职教师构成。近年来,学校通过有针对性的引进、培养和管理,使表演专业师资队伍数量逐年增加,表演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余名,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40%,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占45%;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5%,在读博士占20%,具有硕士学位的占60%。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缘、年龄结构逐年改善,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并且,教师通过学习、实践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及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成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表演专业教师队伍。
表演专业师资简介
韩炳杰,男,中共党员,表演系终身学科带头人,国家一级演员,德艺双馨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表演艺术家,与众多演艺明星同台演戏。历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陕西省文化系统文艺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西影艺术创作工作室主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影协常务理事,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西安电视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
张晋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录音师,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表演系学科带头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声音工作委员会理事、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特聘通讯评审专家、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院奖”终审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史论、电影声音理论研究以及录音技术与实践,在《当代电影》《现代传播》《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等艺术领域专业CSSCI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荣获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百花节”电影科技论坛中国文联暨中国电影家协会的优秀论文二等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电影专业委的纪念奖。
邹小茜,1980年考入西安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表演系学科带头人,西安话剧院业务指导,原西安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发展部部长。主要作品有:话剧:《郭双印连他乡党》《命断赣江》《艰难事时》《苍凉青春》《轩辕皇帝》;电视剧:《纪委干事备忘录》《七十二贤人》《三个女囚的七十二小时》《铁市长》《女儿有泪不轻弹》;小品:《产房门前》《女矿工》《某男某女》《将军渡》《明星梦》等。曾获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剧目奖和优秀导演奖、陕西省第六届校园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二零一六年度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以及第三届陕西省“野森林杯”喜剧表演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陆彭,副教授,著名影视演员,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博士,表演系学科带头人。自出道以来参演了众多影视剧作品,掌握各种表演流派及实践,对日本武士片和美国西部片的表演风格有深入研究,有十余年的大学教龄,能熟练使用英语、日语,并擅长游泳、球类运动、射击、骑马、西洋拳、中国长拳等。陆彭老师极为擅长“日籍军官”的诠释,真正被大众认可于《亮剑》的参演,另有代表作品《解救吾先生》《反击》《箭在弦上》《青盲》《山林喋血》《无极》《火锅》等知名影视剧作品。
邓立鹏,中国曲协会员,中国剧协会员,陕西实验话剧院院长,陕西喜剧美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总职工文联曲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大型正规网投平台艺术中心主任。创作表演多部小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出版45万字作品集《那些花儿》全国发行,获得国家、省部级金奖30多项,出演《丝路传奇》《铜官镇》《白鹿原》多部话剧影视剧,导演了陕西七一晚会,陕西大学生文艺汇演等各类大型晚会一百多台。
陈阳,硕士,讲师,国家三级演员,陕西省喜剧美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陕西省朗诵协会理事,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现任大型正规网投平台人文艺术学院表演系主任,主讲课程《小品表演》《经典戏剧》《台词基本功》。曾获陕西省第八届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奖、优秀导演奖;2020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教师组全国二等奖;第四届全国民间文艺展演优秀剧目、优秀演员奖;陕西省第七届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奖、表演奖;陕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陕西省第二届小品文华奖二等奖、第五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夏青杯朗诵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陕西省2020、2018、2017、2016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陕西省第十届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第二十六届陕西省校园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等。
赵光强,副教授,硕士,现任大型正规网投平台人文艺术学院表演专业教师党支部书记、表演系副主任。重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在影视与戏剧理论、音乐文化方面发力较多,曾在《中国戏剧》《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音乐创作》等杂志和报纸发表《碗碗腔的现状与思考》《从话剧<白鹿原>版本差异看“话剧陕西”的发展路径》等10余篇论文或评论文章,参编“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规划教材”教材1部,参编著作《远逝的芳华:中国早期电影人的婚恋研究》1部,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课题3项,校级教改2项。省级一流专业主要参与人,参与省级艺术创作资助项目1项(立项金额85万),荣获1次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吴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硕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现博士在读,就读于韩国世瀚大学戏剧专业,陕西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曾担任西安外事古乐团导演,荣获“优秀教师”,“育人教书”楷模等荣誉称号;担任陕西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高级考官。出版专著一部《地域文化对舞蹈创作的影响》;撰写舞剧剧本《西安鼓乐》,曾发表专业相关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过7项省级科研项目研究;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外观专利一项。多次获得专业教学奖项,原创舞蹈《妙音飞旋》《丝路绝响》荣获第三、第四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创作一等奖;原创舞蹈《盛世花语》荣获第十三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编创一等奖。
张维政,讲师,国家三级演员,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表演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现为大型正规网投平台人文艺术学院表演系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影视、戏剧表演教学经验,曾获首届深圳金蔷薇微电影大赛优秀导演奖、陕西省第八届小戏小品展演编剧奖、大型正规网投平台第二届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第十三届全国高等教育美育教研与教学成果展评教师组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高等教育美育教研与教学成果展评优秀指导教师奖和美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青杯第四届艺术设计大赛优秀创作一等奖和优秀表演二等奖等,著作论文有《表演的体验与表现》《演员素质与体验与表现的关系》。
何旭,男,现任大型正规网投平台人文艺术学院表演系教师,讲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参与多部电影电视剧拍摄,曾担任吴天明导演的作品《百鸟朝凤》副导演;院线电影《大话西游之成长的烦恼》表演指导;电视剧《三国恋》现场导演;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主要讲授《台词技巧》《台词基本功》《戏剧语言训练》《表演基本元素训练》《中外经典剧目》《戏剧片段汇报》《经典戏剧》《影视文学作品训练》等课程。发表《关于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的几点思考》《探究影视表演与话剧表演的异同》等论文,着力研究“两栖演员”的培养方法。
苏钧,讲师,现任大型正规网投平台人文艺术学院表演系骨干教师,主讲《表演基本元素》《小品表演》《中外话剧片段》《经典戏剧》《实践戏剧作品》课程。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朗诵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喜剧美学研究会会员,荣获“陕西省第四届校园戏剧节”表演一等奖、三等奖;“紫荆杯”香港国际文化交流展演艺术节青年集体舞金奖;陕西省首届小品文华奖、优秀演员等。
杜芳,讲师,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博士在读,现任大型正规网投平台表演系教师兼教学秘书。重视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史论。在包括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的各级专业期刊中发表《如何打造学院派戏剧精品——以学院版话剧<白鹿原>的成功为例》《陕派话剧的地缘文化诠释》《明代戏剧版画中的<西厢记>演出形态》等多篇学术论文;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教改项目1项,荣获大型正规网投平台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曾获第四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教师奖;第16届“未来之星”全国特长生文化艺术周陕西选拔活动优秀辅导老师奖;第十三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品美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教师组一等奖。
杨青,讲师,本科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舞蹈编导专业,研究生就读于日本帝京大学日本文化雅乐方向,现为大型正规网投平台人文艺术学院表演系骨干教师。日本雅乐会会员,陕西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曾参加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和台湾内政部、文化部联合举办的《2015舞蹈文化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不同视野下传统乐舞:传承,创新与推广之研究》,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举办的《传统的超越于老灵魂新声音》等研讨会;与导师细田明宏教授,三次对日本宫内厅式部职乐部乐师——久恒壮太郎进行采访,内容刊登于《帝京大学文学部要纪第四十七号》;2016年参演日本雅乐会于东京国立剧院所举办的第55回雅乐公演。师从日本宫内厅式部职乐部乐师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久恒壮太郎、小原完基。
杨欢,讲师,硕士,江苏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研究生,现任大型正规网投平台人文艺术学院表演系专任教师。曾在小品:《二月玫瑰》饰演:豆豆,《永失我爱》饰演:吴珊,经典名著:《北京人》饰演:瑞贞,《家》饰演:鸣凤;话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饰演:嘉尔娅等。
兀松,硕士,现任大型正规网投平台表演系舞蹈教师,主讲课程《芭蕾基训》《现代舞基训》《古典舞身韵》等。曾荣获第七届CCTV全国舞蹈大赛专业组铜奖;陕西省荷花杯舞蹈大赛专业组银奖;担任陕西省春节联欢晚会舞蹈编导及主演;陕西省端午节大型文艺晚会舞蹈编导及主演;斯特拉文斯基舞剧《士兵的故事》舞蹈编导和主演;OCT当代艺术西安站舞剧编导及主演;延安市大型红色公益演出舞蹈编导及主演等。
姚懿桐,硕士,本科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研究生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创编作品《GIANT BABY OF THE ERA》参加由大华1935剧场和唐朝身体剧场主办的新血液舞展;2018年7月至9月,入选北京市艺术基金北京现代舞团编演人才大师班进行学习;2018年11月12日,研究生中期汇报原创晚会《SHE》在西安音乐学院舞蹈系702实验小剧场演出。2019年,担任戏剧《都行》舞蹈统筹并参演,参加陕西大剧院第八届西安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荣获第一名的成绩。
03
教学环境
金色小厅
形体教室
形体教室
声乐实验室
表演教室
04
教学特色
表演专业依托学院专业基础,整合人文艺术类学科优势资源,致力于建设一个师资强、设施全、作品好、影响大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努力打造在省内一流,在西北知名,在全国有亮点有特色的表演专业。表演专业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已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优势·特色一:“以演带教”特色教育教学模式
在做好传统基础教学的同时,表演专业积极转变思想,努力打造具有一定区域优势的特色表演艺术专业,坚持“以演带教”实现了“以演促教、演练结合、演教相长”的良性发展。“以演带教”模式,是学生在教室、实验室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之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上舞台,走向专业实践的第一战线。“把舞台当作教室”,学生们更能明白一个完整的剧本到成功上演整个环节。通过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学生不但能够提升专业技术,更能够明白“艺术精神”的真谛。
优势·特色二:实习实践管理体系有特色
表演专业特别重视演出对教学的促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提升。学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一体两翼”的实践教学管理架构,以“学院+剧团”的体制为突破口,创新管理体制;以“人文艺术学院+西安外事话剧团”为载体,打破演出与教学融合的壁垒。
优势·特色三:以专业为基础,以学校为依托,文化交流初具特色。
通过十余年的建设,表演专业在师资、课程、办学条件、办学环境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师资强、环境好、作品优、特色明”的表演专业正在逐步形成,使广大学生从中真正受益。
05
实习实践
01
舞台实践
由表演系排演的话剧《白鹿原》荣获第九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被列入“陕西省2016年度重大文化扶持项目”“陕西省2019年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优秀文化一等奖、第六届校园艺术节并获得全省高校优秀剧目一等奖、优秀编剧一等奖等。自演出以来,已先后在全国13个省市巡演50余场,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中央电视台盛赞该剧为“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创新”,学院版话剧《白鹿原》对于教育界、文艺界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它让高雅艺术走出了校园,探索实践了新时期大学文化的担当。
《白鹿原》海报
《白鹿原》剧照
截止2021年12月底,表演专业依托学院、学校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大型正规网投平台“鱼化龙”戏剧节和首届“鱼化龙”舞蹈展评展演活动,力图为学生搭建表演创作实践平台,通过学生在专业剧场中实践演出、观摩、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并力图将戏剧节和舞蹈展评展演活动打造成为学校表演艺术类专业的实践特色平台,着力推进表演一流专业的影响力。
历届活动海报
部分剧目剧照
02
影视镜头前实践
学生参与拍摄电影《丝路传奇之十面埋茯》
学生参与录制芒果TV《密室大逃脱》
学生郭文岗在现实题材电视剧《装台》中饰演墩墩一角
06
教学成果
获得奖项荣誉部分展示
07
企业评价
表演专业采取了“教学实践课程——校内文艺活动项目——社会文化艺术企业表演”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先后与西安市儿童艺术剧院等一批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获得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等部门的肯定和经费支持,一些作品获得了经济效益,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通过诸多项目的运行,学生能力有所提高,已与17个企业挂牌合作平台,签署31个项目合作协议。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使学生实现了由教室到舞台再到社会的华丽转变,业务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由于学生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团结友善、品行优良,大批毕业生就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西安市儿童艺术剧院、陕西实验话剧院、西安市话剧团、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等单位,既获得了行业内的高度认可,也实现了“毕业即就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