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14:30分,文学院邀请了华商网总编辑毕诗成在学术苑三号报告厅给传媒学子带来了有关“全媒体江湖混战的终极神器”的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座无虚席。
参加本次讲座的领导有文学院院长王冠、副院长潘君、传媒系主任刘山河、副主任杨艳、刘毅菲、华商网主任记者孙为立以及文学院传媒系的师生。
王冠院长给主任记者孙为立颁发聘书
讲座开始前,王冠院长给华商网总编辑毕诗成与主任记者孙为立颁发了特聘教授聘书。
讲座一开始,毕诗成表达了自己对新闻学与传媒业工作的热爱,并且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本次讲座他提出了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全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传统机构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是一个共生的生态,这就是所谓的全媒体,我们要用全媒体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第二个是“价值观”。即能否在全媒体时代脱颖而出,获得新的机会,关键在于能否有新的媒介定位并说出有价值的东西。
本次讲座毕诗成还提出了11个有关媒体的随想,分别为:
【1】所有所谓新旧媒体的竞争,不管是渠道、平台、技术、资本,还是内容,最终都会落到“价值观”的竞争。
【2】碎片化时代,价值观是最重要的粘合剂。
【3】万物型媒体时代,媒体组织需要占据更多关键节点的影响力。不同的是,占据的过程,是从“来拿主义”到“送达主义”。
【4】品牌之下的影响力聚合能力:内容与创意得到进一步尊重,所以传媒行业最重要的资产是——有创意有资源的人 。
【5】媒体机构的新功能: 汇聚出来的权威与影响力。
【6】为什么所有媒体机构都把故事讲对了,却常常都无法把事情做对。
【7】意见新闻学:全媒体时代媒体人的基本素养。
【8】病毒式分享:新媒体编辑传播的一个指导思想。
【9】传媒人应该懂得,新闻传播正处在一种自我异化的当下。
【10】重新回到专业媒体人的责任与情怀:并没有过时,只是更加复杂,要求更高。
【11】在异化的背景下打量媒体人的情怀与初心:进步是一种信仰,讲情怀并不落伍,只是讲述的方式改变了。
毕诗成讲到“不能驾驭观点的编辑不是个好厨子”,谈到了作为一个媒体编辑,只是会写稿子是行不通的,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观点。“所有的媒体组织都会意识到,随便说点什么,用户客户都买单的时代过去了。那么,真的是不需要专业媒体人了吗?显然不是。只是不需要低水平的媒体人了。”
他讲到传媒人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有三个逻辑:事实、制度与文化。 掌握这三个维度,就不至于跌落至媒体价值虚无感的深渊。
讲座最后,传媒系学子与毕诗成总编进行了互动,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得到了毕总编的耐心讲解。随后,毕总编希望这次讲座只要能够改变一个人,哪怕只改变一点点,都会让他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