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文艺术学院广电艺术系广播电视编导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21届本科毕业答辩工作于4月23日收官。
答辩顺利完成,2021届学子将挥手校园,或是步入社会,或是继续求学深造。在大型正规网投平台求学的四年中,留给了同学们太多难忘的回忆。临近毕业,师生之情犹显珍贵,同学字里行间饱含对母校及老师们的不舍。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他们之间的“故事”吧~
许琴老师
许琴老师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她待学生如同孩子般耐心温柔,同学们都亲切的唤她“许妈妈”。许老师本届共带五名同学,指导学生完成纪录片、公众号运营、有声读物演播等作品。
广电艺术系许琴老师寄语毕业生:
4月16日,是个收获的日子。和其他老师一样,我所辅导的学生也都顺利通过毕业答辩。在曾经的专业课上,在一年来辅导毕业设计的一次次沟通交往中,同学们的求知好学、勤奋认真都让我十分欣喜和难忘。
寒来暑往,美丽的校园以她温暖的怀抱,迎来一张张稚气的面庞,又目送一群又一群学业有成的青年走向未来。作为园丁的我们,是何等的充实啊!
刘维付老师
刘维付老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主讲课程电视艺术学、广播电视专业英语、纪录片创作等课程。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博士毕业的他是同学们的知心大哥哥,为同学们的考研之路指导迷津是他的强项,同学们都喜欢喊他“付哥”。刘老师指导本届毕业生16名,完成了6个作品及3篇论文。
广电艺术系刘维付老师寄语学生:
“2018年9月的《电视艺术学》课堂上,第一次接触了各位同学,那时你们还懵懂,享受着纯美的大学时光,肆无忌惮的挥霍着自己的青春;那时的你们在幻想毕业,期待毕业能离自己近点,再近点;可当毕业答辩结束的时候,自己可能要跟四年的大学生活说再见了,这一次不是去学校东门闲逛,更不是去北门网咖上网,这一次真的要作别自己青春了。
任一涵,一个踏实而勤奋的女生,四年如一日的学习,未来要去天津师范大学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学位;方文洋,一个勤奋但稍有点调皮的男生,要去吉林北华大学攻读广播电视专业的艺术硕士;李思瑾、孙晓宇,在未来工作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要毕业了,不管到哪里,记住“老老实实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祝各位前程似锦!”
高博亚老师
高博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老师,主讲课程非线性编辑。主讲技术课的她,专业知识扎实,带着学生们完成了一部又一部佳作。对待学生细致入微,甜美可爱的她受到学生们的爱戴。
广电艺术系高博亚老师寄语学生:
这几天天气很好,就像四年前入学一样,你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仿佛还在眼前,转眼间已经要离开这个美丽的校园。
和你们在一起,总是觉得自己还是从前元气满满的少年,我们虽是师生,更是朋友。喜欢听你们说一些学校的美食,听你们在教室说自己的方言,听你们讨论一些同学间的小秘密,庆幸有你们,让我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你们选择了不同的路,以后有不同的人生,纵有路上有各种各样的风景,希望你们回忆起这段时光,嘴角会微微上扬。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权倩老师
2020年5月,广电艺术2021届同学开题答辩之前,权倩老师的手机微信经历了一场风暴。
随后经过双选,权倩老师和十三个她心心念念的“小朋友”组成了“春田花花幼儿园”。在此后长达一年的时间中,他们共同经历了毕业作品开题、中期检查、毕业作品答辩。也从一开始的些许拘谨变成了后来的知心朋友。
一年以来,权倩老师严格要求学生的毕业作品、论文质量关,从主题性、学理性不断地要求学生推倒重来,告诉学生们要带着问题意识做研究、带着责任意识拍作品。
除过在学业上要求学生、关照学生,权倩老师更多的在生活中体会学生、包容学生,尊重同学们独立的思辨能力与多元的想象力。
安慰考研失败的同学,鼓励继续求学的同学,抚慰生活生变的同学。
一年时间,在和同学们积极、友爱、多元、理性的互动中,他们顺利的结束了论文答辩工作,并且建立了深厚、质朴的友谊。
毕业前夕,权倩老师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转化为文字,从文字的温度带去她的祝福。
广电艺术系权倩老师寄语毕业生:
“每年答辩结束,我都会写点什么,虽然文笔晦涩,但能表达情感就好。交完材料,就是大家真正的结束。
工作三年,你们是让向来紧张的我最能够彻底放松的一届。
人生的所有相遇都是计划好的吧!小天使们在拨动命运转盘的时候,动了动手指,就让我们这十四个人聚到了一起。
一年里,你们可爱又可恶的面庞总在我的脑海里,前两天看你们好多人推开门走进办公室,堆着一脸笑容,心里就想,终于见到了。
“三个臭皮匠”,开题的时候着实没想到大家能把难度较大的论文写下来,李玉宁从一个花美男长成一个稍微有点发胖的花美男,一见面的山东话笑到我头痛。张昊同学对于自己良好的成绩不甚满意,一股脑的觉得自己可以拿优秀,第一次滑铁卢没啥,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于老师,你忙到我发出的微信经常有时差,但看到你写的内容就气消了。希望你们永远能逢凶化吉,否极泰来。
“一天”组,过程真是太艰难了。看到蔫头耷脑的小常,走路蹒跚的小李,还真是有点心疼。小常同学,人生的路要尽量勇敢表达自己,你那么可爱,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拍片期间承担了大量的工作,辛苦了!小李同学,好好养病,期待你早日可以躺着睡觉。
“二胎妈妈”, 两个姑娘的成片很艰难,索性小陈、小胡都很乖很听话,我们不厌其烦的商量、讨论,二位的反应快、效率高。希望你们俩能美美的、可可爱爱的过生活,毕竟你们俩闪闪惹人爱。
老贺、张宁、瀚钊,只要你们三个扎堆,多冷的场子都可以热起来,互相关照、鼓励的友谊最动人。老贺,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希望你学业顺利,继续所向披靡。张宁同学,坚定目标,一切慢慢来,生活中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回应,但是不努力肯定没回应,对吧!老陈同学,你这个粗心的毛病啥时候能改掉,出国之后照顾好自己,好姑娘会在路上。
崔崔、牛牛同学,两个可以报团哭泣的姐妹花,索性失败以后能迅速的调整心态,马老师总说,我把每个班最好的学生挑走了,看到你们就想说,是的。崔崔,今年应该会很辛苦,考研路不容易,你可以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加油。牛牛,好好考公,考上之后你就是山东之花。
最后是馨月同学,我常叹息你不考研有点可惜,但是人生的路千万条,走哪一条路,你应该都能走得通。
最后,给你们送上《旅行团》的《永远都会在》,祝一切顺利。
生活似海,起伏不定,无边总是看不到头,
我欲乘风,浪迹远方,因为我并不平凡普通,
忙忙碌碌,反反复复,那是我的言不由衷,
勇敢为你,无畏地做白日梦。”
吴鸿蕊老师
吴老师和她的15名可爱的学生组成了“老吴的幼儿园”,完成了6个纪录片毕业作品。广电系的“老吴”总是风风火火的,性子急,声音大。但在指导作品上,吴老师却是仔细入微。爱操心的她时刻担心询问着同学们作品的进度、实习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
广电艺术系吴鸿蕊老师寄语毕业生:
还记得入校时的第一堂课就是给大二的17级同学上的,今天,要送你们走出校门了。不舍,萦绕在心头。见证了你们的成长,是我作为一名老师的荣幸。
六个纪录片的完成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小武生”组的拍摄对象被困疫情地区,拍摄困难加大,导致不得不更改拍摄方案;“偕老”组即将完成的拍摄由于拍摄对象家人的反对不得不重头再来;“村火”是李美莹一个人完成的作品,最开始就担忧难度太大的问题,好在她坚持下来并出色的完成了作品;“山西梆子”组,三人驻扎山西,在不断的争吵与磨合中最终完成了漂亮的作品;“狮头鹅”组,三个女孩的协作让我看到了团队的力量,也让我看到了在广编的专业领域上,巾帼不让须眉。最后,“我的货车司机老爹”组,无数个夜晚的跟拍让我操碎了心,三个大男孩的坚毅着实让人感动。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终于要送你们步入社会了,相信经过毕设的磨练,你们定会乘风破浪。就像在离别的那天说的那句话,老吴是四年的老师,是永远的姐姐!祝可爱的你们前程似锦!
宋罕老师
像极了大哥哥的宋老师,是广电艺术系的颜值担当。后期技术娴熟的他将自己的所学所得毫无保留的教授给同学们。指导毕业作品期间,熬了无数的夜,更改了无数版作品,最终呈现出满意的毕业作品。
在卸下了“答辩”这个沉重的包袱之后,离别的气氛环绕在广电系师生的四周。办公室里,在一堆堆答辩材料旁,“孩子们”侃侃而谈自己未来的打算;教学楼前,在进进出出了无数次的门口和老师们合影留念;鱼化湖旁,回忆自己刚入校的年少青涩……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祝愿即将毕业的2021届学子前程似锦、鹏程万里。人文艺术学院会为每一位同学实现梦想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