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9日,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新闻学专业12级的73名学生在渭南市区、乡镇、田野忙碌地进行着新闻采访活动,这里是他们本学期《新闻采访》课程的期末考试现场。
在进入现场之前,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地搜集、判别、筛选、确定了自己将要采访的对象,进行了相关背景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每个人都写出了首选和备用两份采访提纲。为了使自己的访前准备工作更扎实、更有可行性,李玲等10多位同学还利用假日提前到渭南进行踩点、联系、收集背景资料。
考试当日,同学们在独立完成了现场采访任务之后,下午三点半又集中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会议室,运用学过的采访学理论知识解答、分析自己刚才在采访过程中经历的现象和问题,答卷过程历时两小时。
由李培元老师首创的这种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于一体的《新闻采访》课程现场考试方式从07级就开始了,这种“实战性”的考试方式一直在探索中被充实完善着,07级秦渡镇之行,08级蓝田县之行,09级周至之行,10级铜川之行,11级高陵之行,12级渭南之行,连续6年,李培元老师带着他的学生们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和现场采访、考试等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初步实现了在“学中练,练中学”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也提高了它们的专业基本素质,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6年来,李培元老师讲授的新闻采访课现场考试年年有,今年情况有不同。新闻学专业12级这次现场考试是这门课程第一次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加之课时减少,学生们对新闻基础理论知识、写作知识都涉足不深,考试时又适逢连续数日的酷暑高温,这就使采访教学实践的难度增加。
即便如此,学生们日渐增长的“自觉、认真、坚持”的良好素质使他们克服了困难,战胜了酷暑,在这次现场考试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向利利同学针对自己要采访的渭南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张茸女士所做的采访计划,从不同的思路入手,准备了不同角度的问题,在采访过程中,她得心应手,提问能紧扣主题,委婉有礼貌,显示出了良好的专业素质。
天气炎热,渭南市区地表温度将近40度,但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都完成了报道稿的写作,公园的凉椅上、路边的树荫下、小吃摊点的餐桌都成了同学们埋头写作的场所。季闻清同学的采访对象家住澄城县,离下午答卷的地点比较远,来回要四个小时的车程,他的报道稿是在返程的车厢里完成的。同学们在现场考试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吃苦耐劳、守时守则、限时写作等良好的专业素质,不仅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也赢得了过路市民们的赞许。 |